当前位置:教改动态>正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研究
发布者:140    发布日期:2014-06-27    查看:1531  次

课题负责人:杨艳红

所在单位:  医学人文学院

项目编号:  201309

关键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实践教学  基地  学生社团

本研究的特点在于结合天津医科大学的教学实际、针对医学生的特点、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指导下创设相应的学生社团,建立相应的实践教学基地,通过构建载体,搭建平台,给学生提供更广阔和持久的实践的空间和条件,实现课内教学和课外实践的统一,使其在实践中内化所学理论,提高理论理解能力,提升理论运用能能力。同时,本研究通过创设实践载体,突破了课堂教学的限制,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的指导和影响力不仅局限于开设课程的某个学期,而是贯穿其大学生活的全过程。

项目实际进展情况,按照研究计划,本课题将形成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方案。

1.完成了实践教学大纲的制定

课题组已经完成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大纲的制定,初步设计了相关章节的实践活动方案。

2.完成基地系统的建设。

课题组已经建成了鹤童老人院、平津战役纪念馆、周邓纪念馆、觉悟社四个实践教学基地,与教学基地单位共同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紧密合作。

3.实施教学方案

本学期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学期,承担全校2013级本科生(含七年制)、高职学院等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教学任务,在各个教学班级均已系统开展实践教学,初试实践教学方案,教学效果明显。

除了课堂实践环节按计划实施,课外实践在本研究的推动下进一步拓展。首先,专属学生社团正常运转,开展了多项自弃教育活动。其中,爱心手语服务队与实践教学基地——平津战役纪念馆合作的项目“手语志愿讲解员”项目受到社会公众关注,并获准“腾讯微爱基金”立项赞助,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此平台得以提升。其次,所有教学班级的同学均积极参与公益服务,如海河亲水平台、老人院、人民公园、天津地铁集团营口道站的志愿者活动得到普遍好评,学生们得到了很好的锻炼,社会责任感、与人沟通的能力也从中得到提高。

本研究已按照计划完成了预先设定的研究目标。就目前实施的情况看,所制定的实践教学大纲和方案,符合我校实际和学生实际。在教学班的实施情况良好,事实证明,方案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构建的实践教学基地系统被充分利用,学生在专属社团的成长非常迅速。在教学班开展的实践教学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们在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活动效果非常明显。因此,本研究对于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确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